全国各地逐渐复工,但返程的不确定性依然困扰民航,未来恢复更具有极大不确定性。
疫情冲击下🎅🏼,近期民航有什么新需求动向,疫情后民航的恢复路径又该如何判断🎫?携程机票大数据部门近期调取了近期旅客预订数据、搜索数据🤐,与历史数据相结合,刚刚发布了对民航短期困境、需求与未来趋势的判断🐌:目前国内需求尚未满足,但“报复性”增长已在酝酿。
返程需求释放周期延长
疫情对民航的冲击是明确的。官方统计数据显示🤙🏼,截至2月10日,民航春运期间累计旅客运输量3707.8万人次,比去年春运同期减少36.4%👩👧👧。其中2月10日单日仅运输20.92万人次👨👨👧👧,比去年春运同期减少89%;客座率仅39.45%,比去年同期减少49.34个百分点🤹🏽♂️,单日旅客量和客座率均创本次春运期间新低。
国内航线整体低迷,但携程大数据从旅客搜索量、订票方式等上,还是看到了新的动向🕖。比如预订时间的明显缩短,相比2019年同期,出行前0至3天预订的旅客占比大幅增加⚫️,50%以上都是临近出行日才购买机票👨🏿🦲。
从旅客搜索量看,2月每个周末都会出现小高峰,这表明不少旅客还在观望回程时间。因为各地错峰复工与开学延后🫷,不少旅客还未出行👋,需求有一定积压。
携程估计,约70%至80%的返程需求还未得到满足🪩,但整体需求释放期将会较长👇🏽,部分原选择高铁的旅客🎏,也可能会因航班时间较短🏋🏽♂️、空气更新快📯🌠,有利于防疫而选择购买机票🔻🫰🏻,这对航空的防疫也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“五一”搜索热度提升
疫情会影响当下出行,但并不会影响旅客与全球对中国民航未来的期待🧑🏽✈️。
携程从旅客的搜索量上分析☕️,相比2019年,2020年清明节当前搜索量下降很明显🙆🏽♀️,但“五一”假期的当前搜索量整体仍高于去年,加之今年“五一“”将有5天假期🏃🏻➡️,看来旅客对未来假期的渴望在疫情控制后一定会有“报复性”增长🍯。
值得一提的是,回顾历史,在2003年SARS爆发后,民航市场也曾经历“一落千丈”,但随后的暑期就出现“报复性”的增长。结合历史各类突发事件⌛️,可以看出,一旦危机解除😽,数据回到正常水平是行业的普遍规律👕。国际航协(IATA)的分析图也表明,传染病对于航空业的影响从未超过1年以上🫅🏿。
相比非典时期中国民航更有底气
数据显示,2003年🙋,全球定期航班旅客运输量16.57亿人次,全球机场吞吐量32.97亿人次,中国航空公司旅客运输量、机场吞吐量均仅占比5.29%🏄🏻。到2018年,全球机场吞吐量88亿人次,中国机场吞吐量已占比14.4%✹,2019年👩👧👦👱🏼♀️,全球航空运输客运量45.4亿人次🫳🏼,中国航空公司旅客运输量占比已达14.5%🚴🏽♂️,2020年的民航市场比17年前更强大🫃🏼。
由此看来,中国的航空市场需求依然稳固💓,我国城镇化进程🍄🟫、人口流动体量、人均乘机次数与2003年已远非一个量级,更重要的是,长期看国内外交流的大趋势不会变,旅客选择航空出行的习惯不会改变。
图片来源:携程
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
记者潘福达
编辑🤦🏽♂️:潘福达
流程编辑刘伟利